你將學到
- 如何在 Odoo 18 銷售系統中整合先進 AI 技術,強化中小型零售企業的銷售運作。
- 零售業中應用 AI 進行銷售預測、個人化推薦與轉換率提升的完整作法。
關鍵字
銷售預測、推薦系統、個人化行銷、轉換率
情境
在年終購物季來臨之前,一家中型服飾連鎖店的營運經理正面臨挑戰:如何精準預測下一季的暢銷商品?如何根據顧客喜好推薦適合的商品,提高線上商城的轉換率?
傳統上,中小型零售商難以像電商龍頭那樣運用大數據和 AI 來提升業績,但現今隨著開源 ERP 平台 Odoo 以及雲端 AI 服務的普及,這樣的技術不再遙不可及。
今天將以一虛構情境示範案例,介紹一個服飾零售企業如何在 Odoo 18 銷售模組中導入 OpenAI GPT-5 等 AI 技術,達成銷售預測、客製化推薦、轉換率提升的目標。
主角「FashionCo」是一個虛構的中小型服飾品牌,經營自有門市與線上商城。他們導入 Odoo ERP 作為資訊系統核心,包含銷售訂單、庫存管理、官網電商、CRM 客戶管理和電子郵件行銷等功能。隨著業務成長,FashionCo 希望善用累積的顧客數據與銷售歷史,引入 AI 來強化決策和行銷效果。
實際上,已有零售企業透過 Odoo 整合 AI 獲得顯著成果:例如某服飾連鎖與顧問公司合作,在 Odoo 中嵌入 AI 預測分析,對潛在顧客進行智能評分、預測商品需求並個人化顧客互動,透過分析顧客行為、購買歷史與季節趨勢,推薦精準的行銷活動和庫存策略。
結果顯示,該案例的轉換率提升了 32%,手動篩選潛在名單的工作量減少 40%,庫存更能實時配合需求。這些亮眼數字印證了 AI + Odoo 的價值:透過將 Generative AI(生成式 AI)與 ERP 流程結合,中小零售商也能大幅強化營運效益。
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剖析 FashionCo 的 AI 強化銷售實踐,從系統架構設計、使用的 Odoo 模組與功能,到 AI 技術的應用方式,逐步說明如何建置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,並分享技術實作細節與成效分析。
系統架構設計:Odoo 與 AI 的整合
在導入 AI 強化銷售前,先規劃整體系統架構是關鍵一步。本案例中,AI 解決方案(包含 OpenAI GPT-5 模型及其他機器學習服務)與 Odoo 系統採用鬆耦合整合:Odoo 作為核心交易與資料平台,AI 作為外部智慧引擎,兩者透過 API 進行雙向溝通。下圖顯示了 Odoo 與 AI 服務整合的概念架構:

在這個架構中,Odoo 的各個模組持續累積並更新業務數據,而 AI 引擎(如 GPT-5 模型及相關機器學習演算法)定期或即時地從 Odoo 獲取所需資料進行分析,然後將結果回寫或供前端使用:
-
資料流向:Odoo 的 Website 網站模組收集顧客線上行為(瀏覽、點擊、購物車操作等)並存入資料庫;Sales 模組保存歷史訂單與銷售數據;CRM 模組管理顧客檔案與潛在商機;Mass Mailing 電子郵件行銷模組管理行銷活動。這些資料成為 AI 模型訓練與推理的基礎。同時,AI 引擎也可從外部獲取相關的市場趨勢或天氣、節假日等公開資料,以輔助預測分析。
-
AI 分析與反饋:AI 引擎在取得資料後,進行如銷售趨勢預測、商品推薦計算、Email 內容生成等運算,然後將結果透過 API 介接回 Odoo。例如,每日產生未來銷量預測並更新至 Odoo 報表,或即時返回特定顧客的推薦商品清單供網站前端展示。此外,AI 也可以直接驅動某些自動化動作,如自動發送客製化郵件。
-
即時與批次:部分 AI 功能須即時響應(例如網站上的推薦商品隨顧客瀏覽動態更新),此時 Odoo 會透過即時 API 呼叫 AI 服務獲取結果。而另一些屬於背景分析性質的功能(如每日銷售預測、客群分群建模),則可利用 Odoo 的自動化排程(Scheduled Actions)定期批次執行,把計算結果寫回 Odoo。這種設計確保了前端用戶體驗的流暢,同時充分利用離線計算資源。
Odoo 模組與功能應用
在這個例子中,我們運用了 Odoo 18 的多個模組,將 AI 技術融入現有業務流程中。以下是主要模組及其在方案中的應用:
-
Sales 模組:Odoo Sales 是銷售訂單與營收記錄的核心。在導入 AI 後,Sales 模組不僅保存了歷史訂單資料供預測模型使用,也顯示 AI 所提供的銷售洞察。例如,每週系統會自動更新銷售儀表板中的 AI 需求預測數據,幫助業務主管提前調整庫存和採購計畫。此外,業務人員在建立報價單時,系統會根據 AI 推薦,即時建議相關的「加價購」或替代商品,提高客單價和成交率。
-
CRM 模組:在 CRM(顧客關係管理)中導入 AI,可大幅優化潛在客戶(Lead)的跟進效率。透過 Odoo 18 的預測式 Lead 評分功能,AI 模型會根據過往成交機率、自訂欄位分數等為新進 Leads 打分,幫助業務團隊優先關注高潛力對象。在本例中,我們進一步利用 GPT-5 的 NLP 能力,分析顧客交談記錄與郵件內容,判斷潛在客戶的購買意圖或興趣偏好(情緒分析),將結果寫入 CRM 中供業務參考。這讓業務人員能以更個人化的方式跟進客戶,提高成交機率。
-
Website & eCommerce (網站與線上商店模組):Odoo 的 Website 和 Website_sale 模組提供了線上購物的平台。在這上面,我們結合 AI 建立了智慧推薦機制。舉例而言,當顧客瀏覽某商品頁面時,頁面下方的「猜你喜歡」區塊由 AI 即時生成推薦清單,而不再只是傳統的「相關商品」規則。這些推薦考慮了該名顧客的瀏覽歷程、購買紀錄,以及商品間的相似度等因素。為達成這點,我們引入了向量相似搜尋技術:將產品描述和顧客行為向量化存入資料庫。當需要推薦時,AI 模型會將目前情境轉換成向量,並在向量資料庫中找出最相似的商品。透過這種 AI 商品推薦引擎,我們在各個頁面提供了高度相關的建議,例如:首頁為回訪顧客推薦新品,商品頁提供搭配的配件(Cross-sell)或升級款(Upsell),購物車頁提示「常一起購買」的品項,增加連帶銷售機會。
-
Mass Mailing (電子郵件行銷模組):Email 行銷是提高顧客黏著與轉換的重要手段。在 Odoo 18,我們將 OpenAI GPT-5 的文案生成能力融入郵件行銷流程。行銷人員在 Odoo 中建立電子報或促銷郵件時,可使用 AI內容生成功能:只需輸入主題關鍵字、語氣和大綱要點,GPT-5 會自動產生完整的郵件內容草稿。例如,針對服飾冬季出清活動,我們提供「冬裝清倉、會員專屬折扣」等提示給 GPT-5,不到幾秒便獲得一封流暢且吸引人的郵件內容,包含對會員過往購買品類的個人化稱呼與推薦商品段落。同時,AI 也能依據顧客分群調整郵件語氣和推薦重點:對高價值客群強調新品上市,對潛在流失客戶則提供專屬折扣挽回。透過這種 AI 驅動的郵件客製化,大幅節省了行銷人員撰寫郵件的時間,並提升了郵件開信率與點擊率。此外,Mass Mailing 模組的自動化工作流也與 AI 結合:當偵測到顧客產生購物車遺棄行為,系統會觸發 GPT-5 生成一封貼心的提醒郵件,內含購物車商品資訊及相關推薦,於數小時內自動發送,以挽回可能流失的訂單。
💡 Gary’s Pro Tip|善用 Odoo 內建 AI
例如 預測式銷售智慧可以對線索自動評分、預測成交機率odoo-bs.com;AI 智慧助理則能幫你一鍵生成專業的提案或電子郵件內容。將這些內建功能與自訂的 GPT-5 應用相結合,能創造更強大的綜效。同時記得持續更新 Odoo 至最新版本以獲取更多 AI 原生支援(先劇透一下,最後一天會來介紹 Odoo 19 有哪些令人期待的 AI 功能推出)。
AI 應用方式:從預測到推薦的實現
有了上述系統架構和模組基礎,我們來看看 AI 在零售銷售強化上三大核心應用的實現細節:銷售預測、個人化推薦,以及轉換率提升(行銷優化)。
1. AI 銷售預測
銷售預測是零售業營運規劃的重中之重。我們運用 AI 來分析歷史銷售趨勢,並預測未來的需求走勢。具體作法上,結合了時間序列預測模型與 GPT-5 的語言分析能力:
-
時間序列模型:首先,我們採用傳統機器學習的時間序列方法(例如 Facebook Prophet 或改良的 NeuralProphet 模型)對每週/月的銷售數據進行預測。這些模型能考慮季節性、趨勢和週期特徵,產出未來幾期的銷量基礎預測。
-
GPT-5 輔助洞察:接著,我們讓 GPT-5 進行輔助分析。不同於數值預測,GPT-5 善於從文字中提取關聯並給出解釋。實務中,我們將部分結構化的歷史數據轉為描述性文字提供給 GPT-5,例如:「過去半年女裝類每月銷售呈現穩定成長,但春季外套銷量在3月達高峰…」。同時輸入當前市場資訊(如流行趨勢、宏觀經濟指標)作為上下文,請 GPT-5 給出「下季度各品類銷售預測及原因分析」。這樣得到的結果是帶有解釋性的預測報告,例如 GPT-5 可能回覆:「基於目前趨勢,預計下季度女裝類銷量將持續上升,特別是春季外套有望同比提升15%,因為…」等。在彙整 GPT-5 建議後,再與 Prophet 的數值預測結果結合,最終確定預測數字並存入 Odoo。
-
應用:預測結果應用在多個方面。對內,庫存經理可以在 Inventory 模組中查看 AI 產生的「未來四週各產品預計銷量」,作為備貨參考,防止缺貨或過量庫存。對外,營銷部門可據此決定促銷節奏,例如在預測淡季之前推出折扣活動清庫。在本例中,AI 預測模型使 FashionCo 的安全庫存水位更精準,庫存週轉率提升,同時也降低了補貨延遲導致的斷貨風險。
值得一提的是,Odoo 18 的 Spreadsheet 和 BI 報表可以與我們的 AI 預測數據串接,讓管理層直接在圖表中看到 AI 預測曲線與實際銷售的對比,大幅提升決策的科學性。
2. 個人化商品推薦
個人化推薦系統是本方案的另一核心。傳統電商可能僅提供靜態的「相關商品」推薦,而我們利用 AI 提供動態且貼身的商品建議,旨在提升每位顧客的購物體驗和平均消費額。
-
顧客與商品資料向量化:我們先將產品與顧客行為資料轉換為向量表示,以利 AI 模型進行相似度計算。產品向量可由其類別、描述文字、價格區間等資訊經由 深度學習編碼器(如 Sentence Transformers)計算而得;顧客的向量則根據其歷史購買品類、最近瀏覽項目等特徵綜合生成。例如,一位經常購買運動風格服飾的顧客,其向量在「運動」維度上會有較高的權重。這些向量皆儲存在資料庫的 pgvector 延伸中,以支援高效的相似度查詢。
-
AI 智能推薦演算法:每當需要為某個情境提供推薦時,AI 引擎會提取相關的向量進行計算。例如,當顧客 Alice 瀏覽一件牛仔外套時,系統會取得該外套的產品向量,以及 Alice 本人的喜好向量,然後由 GPT-5 或自研的推薦模型分析哪些產品的向量與這兩者都相近。同時,AI 會考量業務規則(例如優先推薦庫存充足的新品)。最終產生的一組推薦商品(例如牛仔褲、帆布鞋等與該外套風格相輔的品項),連同簡短的推薦語(由 GPT-5 生成,如「搭配這件外套,試試這款牛仔褲,更顯潮流!」)一起返回給 Odoo 前端展示。
-
多場景應用:推薦系統滲透在多個觸點上。網站首頁的專屬推薦區塊針對登入會員顯示可能喜好的新品;商品頁提供配件/相似商品建議;購物車頁則提醒「買了這個商品的顧客也買了…」。據研究,個人化推薦能使未計畫購買的衝動消費概率提高28%。在我們的實現中,透過精準推薦,FashionCo 線上商店的平均訂單金額(AOV)提升了約11%(來自產品交叉銷售的貢獻),轉換率也明顯改善。例如,一些常客反饋:「網站上的推薦剛好就是我喜歡的風格,常常一逛就多買了幾樣。」
💡 Gary’s Pro Tip|由簡至繁的建構推薦系統
建構 AI 推薦系統 時,初期可以從簡單的做起,例如利用 Odoo 現有的「替代產品」「附加產品」欄位機制,透過批次腳本讓 AI 來自動填入這些關聯欄位,快速實現基礎的推薦功能。隨著資料累積,再逐步引入向量資料庫與即時計算,實現更精細的動態個人化推薦。切忌一開始就追求過度複雜的模型,確保每一步驟都有明確的商業收益。
3. AI 驅動的行銷優化
最後,AI 也在行銷環節發揮了關鍵作用,直接助推了轉換率和營收的提升。我們主要從電子郵件行銷與顧客溝通兩方面著手:
-
電子郵件個人化推薦:前文提到透過 GPT-5 自動撰寫郵件內容。這裡更進一步的是,郵件中的產品推薦和優惠也是因人而異的。以 FashionCo 的會員電子報為例,系統每月對每位會員產生一封專屬郵件,內容包含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新品或相關折扣。具體做法是:在郵件生成的提示詞中插入該會員最近瀏覽或購買的品類,以及偏好的風格。例如對一位經常購買戶外機能服的客戶,我們引導 GPT-5 產生推薦「新到的防水外套」及「耐磨登山褲」的內容段落;對另一位喜愛流行趨勢的年輕客戶,則強調「本季最新聯名款」。這樣每封郵件都如同量身訂做,大大提高了點擊率和後續轉換。數據顯示,啟用 AI 個人化郵件後,FashionCo 的電子報開信率提升了約20%,郵件內產品連結點擊率提升超過25%,進而帶動整體網站流量與銷售。
-
聊天機器人與即時銷售助理:除了 Email,我們也在官網導入了 AI 聊天機器人,充當 24/7 線上銷售助理。這個 Chatbot 背後同樣由 GPT-5 提供語言對話能力,能即時回答商品庫存、運送、尺寸建議等詢問,更巧妙的是它會根據顧客提問內容給出相關商品推薦。例如當顧客詢問「有沒有適合秋天露營的外套?」時,AI 助理不僅回答有無防水機能,還會推薦幾款符合需求的商品並附上連結,增加顧客購買可能性。FashionCo 也從中受益——AI 助理不僅節省客服人力,更通過貼心建議消除了顧客猶豫,促成了更多交易。
綜合以上三大應用,我們成功打造了一個閉環的 AI 強化銷售流程:從前端(網站、Email、聊天)到後端(預測、庫存、CRM)皆有 AI 的加持,提供顧客更佳體驗的同時,也讓企業本身的運營效率和成果指標全面提升。
成效分析:數據說話
導入 AI 強化銷售專案一段時間後,FashionCo 驗證了其投資報酬。以下是幾項關鍵成果指標(KPI)的提升:
-
網站轉換率:較導入前提升約 30%~35%(視品類略有不同)。原本每百位訪客中平均有5人購買,現在增加到7人以上。轉換率的攀升主要歸功於個人化推薦提高了顧客下單意願,以及 AI 聊天助理及時回應消費疑慮,避免潛在客戶流失。
-
平均訂單金額(AOV):提升了約 10%~15%。透過 AI 推薦的交叉銷售,許多顧客會在結帳時新增至少一項相關商品,讓每筆訂單的客單價上升。例如,一開始只計劃買一件外套的顧客,看到推薦的配套襯衫後也一起購入。
-
Email 行銷回應率:電子報與EDM的開信率從原本的 18% 提高到 22%,點擊率從 3% 提升到接近 5%。更重要的是,由郵件活動帶來的實際銷售額提高了約 20%,這證明 AI 創作的客製化內容確實更能引起收件者共鳴。
-
庫存周轉與準確度:AI 銷售預測讓熱門商品不缺貨、滯銷商品不過度備貨,庫存周轉率提高了約 15%,庫存水位準確度則提升到九成以上。這反映在財務上即是降低庫存持有成本,同時減少因缺貨錯失的銷售機會。
-
人工效率:業務和行銷團隊的日常工作更有效率。例如,透過 AI 自動評分潛在客戶,減少了約 40% 需要人工篩選分類 Leads 的工作量;又如透過 AI 生成內容與自動推薦,行銷人員花在撰寫企劃文案的時間減少了數小時,每月可將節省的時間投入更具策略性的活動規劃。
當然,以上數據是在結合理想情境的估計值,不同企業導入後成果會有所差異。然而整體趨勢顯示,AI 導入確實為零售業帶來顯著的銷售增長與效率提升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些進步並非以犧牲顧客體驗為代價,反而提升了顧客滿意度——網站推薦和客服聊天的個人化服務讓消費者感到受到重視,進而提高品牌忠誠度,形成良性循環。
今日結語
透過今天的示例,我們看到中小型零售企業如何藉由 Odoo 18 + OpenAI GPT-5 打造智慧銷售系統,實現在對的時間將對的商品推薦給對的人。
從後端的銷量預測到前端的貼心推薦,AI 無所不在地強化了銷售流程。而這一切都建構在 Odoo 開放且模組化的平台上,讓我們能以相對低的成本完成高度客製化的創新。
對於正在數位轉型的傳統零售業者來說,這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道路:先以 Odoo 打好數據與流程管理的底子,再以 AI 賦能現有系統。
事實證明,AI 並非巨頭的專利,中小企業也完全可以透過靈活運用像 GPT-5 這樣的雲端AI服務,取得實質的業務成長。當然,導入 AI 需要考量資料品質、技術門檻與成本效益,但隨著相關工具越趨成熟,門檻正在快速降低。如果你也希望為企業銷售注入這股 AI 動能,那現在正是開始規劃與實踐的好時機!